正文: 您在规划栏杆、扶手、货架或机械设备框架时,是否曾被材料成本估算困扰?特别是选用经济实用的 201不锈钢方管 时,精准掌握其理论重量,直接关系到采购预算和结构承重设计。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清晰实用的 201不锈钢方管重量表,并解析其背后的计算逻辑,助您高效选型。
一、认识201不锈钢方管的核心特性
201不锈钢是一种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主要成分为铬(Cr: 16-18%)、镍(Ni: 3.5-5.5%)、锰(Mn: 5.5-7.5%)及少量氮(N)。相较于304不锈钢,其成本更具优势,同时保持了良好的耐腐蚀性、可塑性和焊接性能,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家具、干燥环境下的建筑构件等领域。
201不锈钢方管
因性价比高,成为许多非严苛腐蚀环境项目的优选材料。精确掌握其重量参数
是项目前期成本控制的关键。二、理解方管规格参数:重量计算的基础
不锈钢方管的重量计算依赖于其两个核心几何参数:
规格通常表示为: 边长 (mm) × 边长 (mm) × 壁厚 (mm)。例如, 25×25×1.0 表示外边长25mm,壁厚1.0mm的方管。
三、201不锈钢方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理论重量指的是根据材料密度和标准几何尺寸计算得出的理想状态重量。其核心公式为:
重量 (kg/m) = [ (边长 - 壁厚) × 4 × 壁厚 × 密度 × 长度 ] / 1000000
(公式适用于每米重量计算)
简化且最常用的形式:
每米重量 (kg/m) ≈ (边长 - 壁厚) × 壁厚 × 0.0157 × 4
(边长、壁厚单位均为毫米 mm)
公式拆解:
(边长 - 壁厚)
: 计算的是方管截面的*内边长*起点。
× 4
: 因为方管有4个边。
× 壁厚
: 确定壁的横截面积。
× 0.0157
: 这是将不锈钢密度(约7930 kg/m³)和单位换算整合后的简化系数。计算过程:7930 kg/m³ / 1000² (将 m³ 换算到 mm³) ≈ 0.00000793 kg/mm³/m,再乘以计算周长壁厚面积所需的系数,最终简约为0.0157。
/1000000
: 在完整公式中用于将立方毫米(体积)转换为立方米(符合密度单位),但在简化公式中已被整合进0.0157。
核心要点: 理论重量由外边长
和壁厚
唯一决定,与材质密度(201不锈钢密度通常取 7.93 g/cm³)紧密相关。此公式是生成重量表
的基础。
四、201不锈钢方管常用规格重量速查表 (每米重量 kg/m)
下表基于理论计算公式,采用标准密度值7.93g/cm³计算得出。适用于201、304、316等奥氏体不锈钢方管的理论重量参考(实际重量因生产工艺、公差等略有微小差异)。
外截面边长 (mm) | 壁厚 (mm) | 理论重量 (kg/m) | 外截面边长 (mm) | 壁厚 (mm) | 理论重量 (kg/m) |
---|---|---|---|---|---|
10x10 | 0.8 | 0.225 | 25x25 | 1.0 | 0.782 |
10x10 | 1.0 | 0.275 | 25x25 | 1.2 | 0.929 |
15x15 | 0.8 | 0.363 | 25x25 | 1.5 | 1.139 |
15x15 | 1.0 | 0.444 | 30x30 | 1.0 | 0.942 |
15x15 | 1.2 | 0.520 | 30x30 | 1.2 | 1.120 |
20x20 | 0.8 | 0.502 | 30x30 | 1.5 | 1.380 |
20x20 | 1.0 | 0.617 | 30x30 | 2.0 | 1.782 |
20x20 | 1.2 | 0.727 | 40x40 | 1.0 | 1.260 |
20x20 | 1.5 | 0.886 | 40x40 | 1.2 | 1.500 |
25x25 | 0.8 | 0.641 | 40x40 | 1.5 | 1.850 |
40x40 | 2.0 | 2.430 | |||
50x50 | 1.2 | 1.879 | 60x60 | 1.5 | 2.813 |
50x50 | 1.5 | 2.321 | 60x60 | 2.0 | 3.699 |
50x50 | 2.0 | 3.042 | 60x60 | 2.5 | 4.553 |
50x50 | 2.5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