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究一下“不锈钢各种牌号/a”的应用场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一起来探究吧。
文章目录列表:
1.不锈钢的各种代号 304是0Cr18Ni9不锈钢的各种代号 304是0Cr18Ni9
1、400:Cr系
2、300:Cr-Ni系
3、200:Cr-Mn-Ni系
4、500:耐热铬合金钢
5、600:析出硬化系。
不锈钢网因经常用于过滤制品,又名不锈钢过滤网。
材质:SUS201、202、302、304、316、304L、316L、321不锈钢丝等。
编织:平纹、斜纹、密纹编织而成。
目数:不锈钢丝网的规格1目--635目。席形编织可达到2800目。
用途:不锈钢网等金属丝编织网经常用于酸、碱环境条件下筛分和过滤,石油工业作泥浆网、化工化纤工业作筛滤网、电镀工业作酸洗网,气体、液体过滤和其它介质分离用。
扩展资料:
304不锈钢的应用范围:
1、304不锈钢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铬-镍不锈钢?,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特性;
2、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无热处理硬化现象(使用温度-196℃~800℃)。在大气中耐腐蚀, 是工业性气氛或重污染地区,则需要以及时清洁以避免腐蚀。适合用于食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 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可焊性。?
3、板式换热器、波纹管、家庭用品(1、2类餐具、橱柜、室内管线、热水器、锅炉、浴缸),汽车配件(风挡雨刷、消声器、模制品),医疗器具,建材,化学,食品工业,农业,船舶部件等。304不锈钢为国家认可的食品级不锈钢。
百度百科-不锈钢
不锈钢材质304?430?201?18/0有什么分别?
铁素体型不锈钢
它的内部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其铬的质量分数在11.5%~32.0%范围内。随着铬含量的提高,其耐酸性能也提高,加入钼(Mo)后,则可提高耐酸腐蚀性和抗应力腐蚀的能力。这类不锈钢的国家标准牌号有00Cr12、1Cr17、00Cr17Mo、00Cr30Mo2等。
马氏体型不锈钢
它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这类钢中铬的质量分数为11.5%~18.0%,但碳的质量分数可达0.6%。碳含量的增高,提高了钢的强度和硬度。在这类钢中加入的少量镍可以促使生成马氏体,同时又能提高其耐蚀性。这类钢的焊接性较差。列入国家标准牌号的钢板有1Cr13、2 Cr13、3 Cr13、1 Cr17Ni2等。
奥氏体型不锈钢
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它是在高铬不锈钢中添加适当的镍(镍的质量分数为8%~25%)而形成的,具在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奥氏体型不锈钢以Cr18Ni19铁基合金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随着不同的用途,发展成图1-2所示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系列。
奥氏体型不锈钢一般属于耐蚀钢,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钢,其中以18-8型不锈钢最有代表性,它是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便于进行机械加工、冲压和焊接。在氧化性环境中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耐热性能。但对溶液中含有氯离子(CL-)的介质特别敏感,易于发生应力腐蚀。18-8型不锈钢按其化学成分中碳含量的不同又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含碳量(Wc≤0.15%)低碳级
(Wc≤0.08%)和超低碳级(Wc≤0.03%)。例如我国国家标准中的1Cr18Ni9Ti、0Cr18Ni9、00Cr17Ni14M02三种钢板分属上面三个等级。世界许多国家都感到镍储量的紧缺。为了节省镍,早在四、五十年代世界上就开始用锰和氮取代18-8型不锈钢中的部分镍。研制并列入国家标准的钢板牌号有1Cr17Mn6Ni5N和0Cr19Ni9N等。
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
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加铁素体。铁素体的体积分数小于10%的不锈钢,是在奥氏体钢基础上发展的钢种。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按其组织形态可分为三类:沉淀硬化半奥氏体型、沉淀硬化马氏体型和沉淀硬化奥氏体型不锈钢。列入我国国家标准钢板牌号的有0Cr17Ni7A、0Cr17Ni4Cu4Nb和0Cr15Ni7M02Al三种,是属于沉淀硬化半奥氏体型不锈钢。该钢的组织特点是在固溶或退火状态时具有奥氏体加体积分数为5%~20%的铁素体组织。这种钢经过系列的热处理或机械变形处理后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再通过时效析出硬化达到所需要的高强度。这种钢有很好的成形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可作为超高强度的材料在核工业、航空和航天工业中,得到应用。
不锈钢材质304 430 201 18/0有什么分别?
这些数字的标识表示该不锈钢的类型为: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具有很好的成形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可作为超高强度的材料在核工业、航空和航天工业中应用。按成分可分为Cr系(400系列)、Cr-Ni系(300系列)、Cr-Mn-Ni(200系列)、耐热铬合金钢(500系列)以及析出硬化系(600系列),具体如下:。
200系列:铬-锰-镍
201,202等:以锰代镍,耐腐蚀性比较差,国内广泛用作300系列的廉价替代品
300系列:铬-镍
奥氏体不锈钢
301:延展性好,用于成型产品。也可通过机械加工使其迅速硬化。焊接性好。抗磨性和疲劳强度优于304不锈钢。
302:耐腐蚀性同304,由于含碳相对要高因而强度更好。
303:通过添加少量的硫、磷使其较304更易切削加工。
304:通用型号;即18/8不锈钢。产品如:耐蚀容器、餐具、家俱、栏杆、医疗器材。标准成分是
18
%
铬加
8
%
镍。为无磁性、无法借由热处理来改变其金相组织结构的不锈钢。GB牌号为0Cr18Ni9。
304
L:与
304
相同特性,但低碳故更耐蚀、易热处理,但机械性较差
适用焊接以及不易热处理之产品。
304
N:与
304
相同特性,是一种含氮的不锈钢,加氮是为了提高钢的强度。
309:较之304有更好的耐温性,耐温高达980℃。
309
S:具多量铬、镍,故耐热、抗氧化性佳,产品如:热交换器、锅炉零组件、喷射引擎。
310:高温耐氧化性能优秀,使用温度1200℃。
316:继304之后,第二个得到最经常使用的钢种,经常用于食品工业、钟表饰品、制药行业和外科手术器材,添加钼元素使其获得一种抗腐蚀的特殊结构。由于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蚀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钢”来使用。SS316则一般来说用于核燃料回收装置。18/10级不锈钢一般来说也符合这个应用级别。
316
L:低碳故更耐蚀、易热处理,产品如:化学加工设备、核能发电机、冷冻剂储糟。
321:除了因为添加了钛元素降低了材料焊缝锈蚀的风险之外,其他性能类似304。
347:添加安定化元素铌,适于焊接
航空器具零件以及化学设备。
400系列:铁素体和马氏体不锈钢,无锰,程度上可替代304不锈钢
408:耐热性好,弱抗腐蚀性,11%的Cr,8%的Ni。
409:最廉价的型号(英美),一般来说用作汽车排气管,属铁素体不锈钢(铬钢)。
410:马氏体(高强度铬钢),耐磨性好,抗腐蚀性较差。
416:添加了硫改善了材料的加工性能。
420:“刃具级”马氏体钢,类似布氏高铬钢这种最早的不锈钢。也用于外科手术,可以做的非常光亮。
430:铁素体不锈钢,装饰用,例如用于汽车饰品。良好的成型性,但耐温性和抗腐蚀性要差。
440:高强度刃具钢,含碳稍高,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后可以获得较高屈服强度,硬度可以达到58HRC,属于最硬的不锈钢之列。最常见的应用例子就是“剃须刀片”。常用型号有
三种:440A、440B、440C,另外还有440F(易加工型)。
500系列:耐热铬合金钢。
600系列: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不锈钢材质304、430、201、18/0区别如下:
1、表示不同?
常见的不锈钢型号常用数字符号表示,有200系列,300系列,400系列,美国钢铁学会是用三位数字来标示各种标准级的可锻不锈钢的。其中:
①奥氏体型不锈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
②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用400系列的数字表示。某些较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是以201、 304、 316以以及310为标记。
③铁素体不锈钢是以430和446为标记,马氏体不锈钢是以410、420以以及440C为标记,双相(奥氏体-铁素体)。
④不锈钢18/0的铬含量18%,基本不含镍。
2、功能不同
①304 是一种通用性的广泛使用的不锈钢材料,广泛地用于要求良好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在建筑中能经受一般的锈蚀,可抵抗食品加工介质浸蚀(但含有浓酸和氯化物成分的高温状态可能出现腐蚀),能抵抗有机化合物、染料和广泛的各种各样的无机化合物。
②430型比304型合金含量低,用作在温和的大气中高抛光装饰用途,也可用作硝酸和食品加工设备。
③201组成为17Cr-4.5Ni-6Mn-N,是节Ni钢种,301钢的替代钢。经冷加工后具有磁性,用于铁路车辆。
④180属于铁素体不锈钢,不含镍,带磁,防锈接近304效果,主要是日本产地。经常用于食品工业、钟表饰品、制药行业和外科手术器材,添加钼元素使其获得一种抗腐蚀的特殊结构。由于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蚀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钢”来使用。
扩展资料:
不锈钢材的储存吊装注意事项:
1、不锈钢件储存
应有专用存放架,存放架应为木质或表面喷漆的碳钢支架或垫以橡胶垫,以与碳钢等其它金属材质隔离。存放时,储存位置应便于吊运,与其它材料存放区相对隔离,应有防护措施,以避免灰尘、油污、铁锈对不锈钢的污染。
2、不锈钢件吊装
吊装时,应采用专用吊具,如吊装带、专用夹头等,严禁使用钢丝绳以免划伤表面;并且在起吊和放置时,应避免冲击磕碰造成划伤。
3、不锈钢件运输
运输时,应用运输工具(如小车、电瓶车等),并应洁净有隔离防护措施,以防灰尘、油污、铁锈污染不锈钢。严禁拖拉,避免磕碰、划伤。
百度百科-不锈钢表面处理
百度百科-不锈钢
好了,关于“不锈钢各种牌号/a”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不锈钢各种牌号/a”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